2025年开年后,Temu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升级至“史上最严”。继2月份严打“跑水单”后,Temu最近又盯上了本土店。
01
整顿不停!Temu盯上本土店
近日有不少卖家反馈,自己的本土店因“资料不实”被封禁,账户余额也遭冻结。官方给出的原因是:注册资料不实。
1.入驻资料造假
有些卖家是通过中介购买的当地公司营业执照、EIN税号等资料,完成的平台入驻,现在平台查下来,这些资料根本对不上号,故被判定为造假。
2.非本地手机号
用非本地实体SIM卡的虚拟号码接验证码。
3.经营地址不实
企业地址与证明文件不符,或使用海外仓地址来冒充本地办公地址。
尽管Temu本土店入驻规则明确规定了卖家需提供真实合法的资料,但由于本土店处于平台早期,相关审核体系的尚未成熟给了一些卖家“钻空子”的机会。随着当下平台机制的不断完善,这些灰色漏洞正被快速封堵,卖家也将面临迟来的惩罚。
02
屡遭封禁,艰难的合规之路
近日,Temu在乌兹别克斯遭遇重大挑战。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远景计划署(NAPP)和税务委员会消息,自2025年3月20日起,Temu平台将受到限制。原因是Temu未能满足乌兹别克新电商法规的要求,包括未在乌兹别克注册为本地法人实体。此外,Temu还存在数据保护、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税务缴纳等方面的合规问题。
而此前,Temu也因合规等相关问题在越南被按下暂停键,止步于东南亚。
除了乌兹别克斯坦,近年来多个国家加强了对外国电商平台的监管。
例如,2023 年底,欧盟要求跨境电商平台遵守《数字服务法》(DSA),并对数据保护、知识产权及税务合规提出更高要求。此外,印度、印尼等市场也相继推出对跨境电商的限制措施。
目前,Temu尚未就本土店扫荡事件予以公开回应,但可以肯定的是,此次严打的背后,是Temu出海路上的必然选择。
03
重压之下, Temu开启“合规元年”
各种政策变革重压之下的2025.
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,但也伴随着法律风险。如果平台纵容虚假本土店的存在,可能会被欧盟、美国等地区的监管机构认定为“协助逃税”,从而面临巨额罚款。随着全球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日益严格,特别是针对那些利用虚假资料绕过平台审核的行为,监管机构可能会将平台视为帮助商家逃避税务责任的“帮凶”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合规经营已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目前,SHEIN、TikTok Shop等竞争对手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本土化入驻门槛,确保平台上商家的合规性和合法性。面对这一局面,Temu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,就必须通过不断完善审核机制,整治虚假本土店,维护合规卖家的资源,建立更坚实的竞争壁垒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kjds.com/post/2594.html 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s://www.zkjds.com/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2)